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学习 > 详情

解读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.是什么含义

2025-02-05 03:55:42 阅读(30) 精品歌词网

  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含义是: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,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。出自唐代杜牧的《清明》,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,同时借助清明节的特殊传统意义,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,以及对家里亲人的思念,突出天涯游子的孤独之感。

  全诗:

  《清明》

  唐代杜牧

  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
  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  译文:

 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,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。

  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,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。

  赏析:

  诗的首句“清明时节雨纷纷 ”,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、气象等自然条件。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 ,这一天 ,或合家团聚,或上坟扫墓,或郊游踏青,活动多样。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,只是“天街小雨润如酥”,细雨纷纷。

  第二句“路上行人欲断魂 ”,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,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。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,伤心欲绝,悲思愁绪。

  “借问酒家何处有”一句 。诗人融景伤怀至极,而又要冒雨赶路,雨湿衣衫、春寒料峭。诗人希冀借酒消愁。于是,他便向人问路了。

  结句“牧童遥指杏花村 ”,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 ,“牧童遥指”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,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,远处杏花似锦,春意闹枝,村头酒旗飘飘,真有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,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,前抑后扬,对比交错,相映成趣。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。

上一篇:评释名人名言励志语录

下一篇:体会今人乃以俭相诟病翻译

推荐阅读:

  • 关于寔怎么读

    关于寔怎么读

    寔的读音为:shí。寔的基本意思有:1、通实,确实,实在的意思。2、放置。3、通“是”,此,这的意思。例句:六年春,自曹来朝,书曰:寔来。组词:行寔、事寔、陈寔遗盗。说文解字注:正也。正各…
    2021-09-24 阅读(26)
  • 解读牛弘笃学的文言文翻译

    解读牛弘笃学的文言文翻译

    《牛弘笃学》的文言文翻译:牛弘性格宽容厚道,总是专心致志地学习,即使职务繁杂,但书从来不离手。牛弘的弟弟牛弼,喜好喝酒甚至酗酒,曾经酒醉中射杀牛弘驾的车前的牛。牛弘回家,他妻子迎接他说:小叔子射杀了你…
    2021-09-24 阅读(35)
  • 评释莫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阑珊是什么意思

    评释莫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阑珊是什么意思

    莫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阑珊意思是:衰落、将残、将荆这句话的意思是:不经意间一回头,那个人却站立在,立在灯火零落之处。蓦然:不经心地、突然,也引申为忽然明白,顿时悟透。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《青玉案…
    2021-09-24 阅读(30)
  • 解读桓公九合诸侯,不以兵车,管仲之力也翻译

    解读桓公九合诸侯,不以兵车,管仲之力也翻译

    桓公九合诸侯,不以兵车,管仲之力也的翻译是:齐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,主持盟会,没用武力,而制止了战争,这都是管仲的力量埃该句出自《论语》,孔子提出“事君以忠”。管仲的行为属于对其主的不忠。但…
    2021-09-24 阅读(31)
  • 剖析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

    剖析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

    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的意思是:懂得满足,就不会受到屈辱;懂得适可而止,就不会遇见危险。出自《道德经》之四十四章:名与身孰亲?身与货孰多?得与亡孰病?甚爱必大费;多藏必厚亡。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而…
    2021-09-24 阅读(2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