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深月色半(ban)人家的节气是(shi):惊蛰。
惊蛰,古称“启蛰”,是二十四(si)节气中的第三个节(jie)气,标(biao)志着仲春时节的(de)开始;太(tai)阳到达黄经345°时。《月(yue)令七十(shi)二候集解》:“二月(yue)节……万(wan)物出乎震,震(zhen)为雷,故曰惊蛰,是(shi)蛰虫惊而(er)出走矣。”
此前,昆虫入冬藏(cang)伏土中,不饮不食,称为“蛰”;到(dao)了“惊蛰节”,天上的春雷(lei)惊醒蛰居的动(dong)物,称为“惊”。故惊(jing)蛰时,蛰虫惊醒,天(tian)气转暖(nuan),渐有(you)春雷,中国大部(bu)分地区进(jin)入春耕季节。古代分(fen)惊蛰为三候(hou):“一候桃始华;二候仓庚(黄鹂(li))鸣;三候鹰化为鸠(jiu)。”惊蛰三候所代表的(de)花信为:“一候桃(tao)花,二候(hou)杏花,三候蔷薇(wei)。”。
“更(geng)深月色半人家”全(quan)诗为:
《月夜》
唐代:刘方平
更深月色半人(ren)家,北斗阑干南(nan)斗斜。
今夜(ye)偏知春(chun)气暖,虫声新(xin)透绿窗纱。
译文:
夜色深沉(chen),月光斜照半边庭院(yuan),北斗星横(heng)在天上,南斗星也(ye)已西斜。
今夜出(chu)乎意料的感觉到了(le)初春暖意,还听得春虫叫声(sheng)穿透绿色窗纱。
注释:
更(geng)深:古时计算时间,一夜分成(cheng)五更。更深(shen),夜深了。
月色半人家: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(fang)屋的一半,另一半隐藏在(zai)黑暗里。
北(bei)斗:在北方天(tian)空排列成斗形的(de)七颗亮(liang)星。
阑干:这(zhe)里指横斜的样(yang)子。
南斗:有星(xing)六颗。在北(bei)斗星以(yi)南,形似斗,故(gu)称“南(nan)斗”。
偏(pian)知:才知,表示出(chu)乎意料(liao)。
新:初。新透:第一次透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