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溪笔谈全(quan)文与翻译(yi)是:京师百(bai)官上日,唯翰林学(xue)士敕设用乐,他虽(sui)宰相,亦(yi)无此礼。优伶(ling)并开封府点集。陈(chen)和叔除学士,时和(he)叔知开封府,遂不用(yong)女优。学(xue)士院敕设不用女优,自和叔始。礼(li)部贡院试进(jin)士日,设香案于(yu)阶前,主司(si)与举人对(dui)拜,此唐故(gu)事也。
原文:
京师百官上日(ri),唯翰林学(xue)士敕设用乐,他虽宰(zai)相,亦无此礼。优伶(ling)并开封府点集。陈(chen)和叔除学(xue)士,时和叔知(zhi)开封府,遂不用(yong)女优。学士(shi)院敕设不用女优,自(zi)和叔始。
礼部贡院(yuan)试进士日,设香案(an)于阶前,主司(si)与举人对(dui)拜,此唐故(gu)事也。所坐(zuo)设位供张甚盛,有司(si)具茶汤饮浆(jiang)。至试学究,则(ze)悉彻帐幕毡席之类(lei),亦无茶汤,渴则(ze)饮砚水,人人皆黔其(qi)吻。非故欲困(kun)之,乃防(fang)毡幕及供(gong)应人私传所试经义(yi)。盖尝有败者,故事(shi)为之防。欧(ou)文忠有诗(shi):“焚(fen)香礼进士,彻幕(mu)待经生。”以为礼(li)数重轻如此(ci),其实自有谓也(ye)。
白话译文:
京师百官上任之(zhi)日,只有翰林学士(shi)奉旨设宴(yan)可以用乐舞(wu),其他(ta)官员,即使是宰(zai)相,也没有这种礼(li)仪。宴会所用的乐工(gong)和歌舞艺人,都由开(kai)封府指定招(zhao)集。陈和叔复为翰(han)林学士,当时他权(quan)知开封府事(shi),遂不用(yong)歌舞女艺人。学士院(yuan)奉旨设宴不用(yong)女艺人,自和叔开始(shi)。
礼部贡院考试进(jin)士之日,在阶前设(she)置香案,主持贡举的(de)官员与参加考试的(de)举人对拜,这也(ye)是唐朝旧制。举人所(suo)坐的考位(wei),一应物(wu)品的供给陈(chen)设甚为排(pai)场,有关(guan)部门还给准备茶水(shui)和饮料。
至于(yu)学究科的(de)考试,则帐幕毡席之类(lei)的用品全都撤去,也(ye)没有茶水,考生渴了(le)就喝研墨用的(de)水,以致(zhi)人人都染黑了嘴(zui)巴。
这并不是要故意与考(kao)生为难(nan),而是为(wei)了防止有人利用毡幕(mu)和送水的人私下传(chuan)递所考(kao)的经义(yi)。因为(wei)以往曾(ceng)有这样做而败露的,所以现在要事事为(wei)之防备。欧阳文忠曾(ceng)有诗说(shuo):“焚香礼进(jin)士,彻幕(mu)待经生(sheng)。”以(yi)为对待(dai)二者礼数上(shang)的轻重如此(ci)悬殊,其实这中间(jian)自有原因(yin)。
赏析:
《梦溪笔(bi)谈》包括《笔谈》、《补笔谈》、《续笔谈》三部分,收录了沈(shen)括一生的所(suo)见所闻和见(jian)解。《笔谈》二十六(liu)卷,分为十(shi)七门,各卷依(yi)次为“故事(一(yi)、二)、辩证(zheng)(一、二)、乐(le)律(一、二)、象(xiang)数(一、二(er))、人事(一、二)、官政(一(yi)、二)、机智(zhi)、艺文(一、二、三)、书画、技艺、器用(yong)、神奇、异事、谬误、讥谑(nue)、杂志(zhi)(一、二、三(san))、药议”。
《补(bu)笔谈》三卷(juan),包括上述内容中(zhong)十一门。《续笔(bi)谈》一卷,不分门。全书共(gong)六百零九条(不同版本(ben)稍有出入),内容涉及天文(wen)、历法、气象、地质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(wu)、农业、水利、建(jian)筑、医药、历史、文学(xue)、艺术(shu)、人事、军事、法律等诸(zhu)多领域。
在这(zhe)些条目(mu)中,属于人文科学例(li)如人类学、考古学、语言学、音(yin)乐等方面的,约占全(quan)部条目的18%;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(de),约占总数的36%,其余的(de)则为人事(shi)资料、军事(shi)、法律(lu)及杂闻(wen)轶事等约占(zhan)全书的46%。
从内容(rong)上说,《梦溪笔谈》以多于(yu)三分之一的篇幅记(ji)述并阐发自(zi)然科学知识,这在笔(bi)记类著述(shu)中是少见的。如(ru)《技艺》正确而详细(xi)记载了“布衣毕升(sheng)”发明的泥活(huo)字印刷术,这是世界上最早(zao)的关于活字印(yin)刷的可靠史料,深(shen)受国际文化史(shi)界重视。
“辩证”门谈韩愈画(hua)像条,使后人了(le)解从北宋就(jiu)产生并(bing)沿袭下来的一个错(cuo)误:把五代韩熙(xi)载的写真当成(cheng)韩愈的(de)画像。
此外,北(bei)宋其他一(yi)些重大科技发明和(he)科技人(ren)物,也赖本(ben)书之记载而得(de)以传世。如记载喻皓(hao)《木经》及其建筑(zhu)成就、水工高超的三(san)节合龙巧(qiao)封龙门的(de)堵缺方法、淮(huai)南布衣卫朴的精(jing)通历法、登州人孙(sun)思恭解释虹及龙卷风(feng)、河北“团钢”、“灌钢”技术,羌人冷作(zuo)冶炼中对(dui)“瘊子”的应用、“浸铜”的生产(chan)等,均属科技史上(shang)珍贵史料。
因为(wei)沈括本人具有很高(gao)的科学素(su)养,他所记述(shu)的科技知(zhi)识,该(gai)书基本上(shang)反映了(le)北宋的科(ke)学发展水平和(he)他自己的研究(jiu)心得。
此(ci)文出自北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扩展资(zi)料
写作背(bei)景:
《梦溪笔(bi)谈》,北(bei)宋科学家、政治家沈(shen)括(1031—1095)撰,是一部涉及(ji)古代中国自然科学(xue)、工艺技术及社会历(li)史现象的综合(he)性笔记体(ti)著作。该(gai)书在国际亦受重(zhong)视,英国科学(xue)史家李约瑟(se)评价为“中国科学史上的里(li)程碑”。
据(ju)现可见的最(zui)古本元大德刻本,《梦溪笔谈》一共(gong)分30卷,其中《笔谈》26卷,《补笔谈(tan)》3卷(juan),《续笔谈》1卷。全书有十七目,凡609条。内容涉及(ji)天文、数学、物理(li)、化学(xue)、生物等各个门(men)类学科(ke),其价值(zhi)非凡。
书中的自然(ran)科学部(bu)分,总结了(le)中国古代(dai)、特别是北(bei)宋时期科学成(cheng)就。社会历史方面(mian),对北宋统治集团(tuan)的腐朽有所暴露,对(dui)西北和北方的军(jun)事利害、典制礼仪(yi)的演变,旧赋役制(zhi)度的弊害,都(dou)有较为详实的记载。
《梦溪笔谈》的创作背(bei)景及相关情(qing)况,作(zuo)者沈括在《梦溪笔谈·序》中有比(bi)较清楚的说明:1082年(宋元丰(feng)五年)后,作者政(zheng)治上不得志,约1088年前(qian)后(元祐三年)住润州(zhou),在那里修筑(zhu)一座梦溪(xi)园(在今江苏镇江东(dong))卜居,作(zuo)者日常(chang)的生活较少外出(chu),也较(jiao)少与人来往,是谓“予退处(chu)林下,深居绝(jue)过从”。
在(zai)创作上,作者自(zi)谓“圣谟国政(zheng),及事近宫省,皆不敢私纪。至于(yu)系当日士大(da)夫毁誉者,虽善亦(yi)不欲书,非止不(bu)言人恶而已。”
即是说(shuo),帝王(wang)私事,当朝得失,人事毁誉,乃至(zhi)之前自(zi)身的仕途遭(zao)遇等等,沈括都没(mei)有也不愿意涉及。因(yin)此,作者所创作(zuo)的都是“不系人之利害(hai)者”,出发点则是“山间(jian)木荫,率意谈噱”。
作者(zhe)简介:
沈括(1031~1095年(nian)),字存中,北(bei)宋科学家、政治家。杭州钱塘(今浙(zhe)江杭州)人(ren),嘉佑进士。熙宁中(zhong)参与王安石(shi)变法。1072年(熙宁五(wu)年)提举司(si)天监,上浑仪、浮漏(lou)、景表三议,并推荐卫朴修(xiu)《奉元历(li)》。
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(li)、差役。1075年(熙宁八年)使辽,斥其争地要求。又(you)图其山川形势(shi)、人情(qing)风俗,为《使契丹图(tu)抄》奏上。次年任(ren)翰林学士,权三司使,整顿陕西(xi)盐政。主张减少下(xia)户役钱。后(hou)知延州(今(jin)陕西延安),加强对西(xi)夏的防御。
1082年(元丰五年(nian)),以(yi)徐禧失(shi)陷永乐城(今陕西米(mi)脂),连累坐贬。晚(wan)年居润州,筑梦溪(xi)园(在今江苏镇(zhen)江东),举平(ping)生所见,撰《梦溪笔(bi)谈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