戚继光的诗句繁霜(shuang)尽是心头血(xue),洒向千峰秋叶丹表(biao)达了自己忠贞不(bu)渝的报国之心。出(chu)自明代戚(qi)继光的《望阙台(tai)》,全诗是:十年驱驰海色寒,孤(gu)臣于此望宸銮。繁霜(shuang)尽是心头血,洒向千峰(feng)秋叶丹。
译(yi)文
在大海的寒(han)波中,我同倭寇周旋(xuan)已有十年之久;我站在这里,遥(yao)望着京城宫(gong)阙。
我的心血如(ru)同千山万(wan)岭上的浓霜(shuang),洒向群峰,染红所(suo)有秋叶。
注释
望阙(què)台:在今福建(jian)省福清县.为戚继光自己命(ming)名的一个高台。戚(qi)在《福建福清县海口城(cheng)西瑞岩寺新洞(dong)记》中记(ji)道:“一山抱高处(chu),可以望神京。名(ming)之曰望阙台。”阙,宫闱,指皇帝居(ju)处。
十年,指作者调(diao)往浙江,再到福建抗(kang)倭这一段时(shi)间。从嘉靖三十(shi)四年调浙江任参将(jiang),到嘉靖四十二年援(yuan)福建,前(qian)后约十年左右。
孤臣,远离京师(shi),孤立无援的臣子,此(ci)处是自指。
宸(chen)(chén)銮(luán):皇帝的住(zhu)处。
赏析
该诗概(gai)括了诗人在苍(cang)茫海域内东(dong)征西讨的战斗生活,暗寓抗倭斗争的艰难困(kun)苦。因有感于曾一(yi)起抗倭的汪道昆(kun)被弹劾罢官,来形容自(zi)己像远离京师孤立无(wu)援的臣子,远望皇帝居(ju)住的地方,作者仍盼(pan)抗倭斗争能得到朝(chao)廷的充分支持,既表(biao)达了对祖(zu)国的赤诚(cheng),自己有一片(pian)抗倭报国的一腔热血(xue),也蕴含了(le)对朝廷的(de)忠贞。
此(ci)诗以十分(fen)形象化的手法,抒(shu)发自己的丹(dan)心热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