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仲,隰朋从(cong)于桓公而(er)伐孤竹的文言文翻译是(shi):管仲、隰朋跟(gen)从齐桓公北伐孤竹(zhu)。出自战国时期的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,作者(zhe)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况(kuang)的学生,是秦王朝统(tong)一全国前法家思想的(de)集大成者。他曾建议(yi)韩王采用法家主张(zhang),实行变(bian)法以图自强,但未被采纳(na)。
原文:
管仲,隰朋从桓(huan)公伐孤竹,春往冬(dong)反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老(lao)马之智可用也。乃(nai)放老马而随之,遂得道。
行(xing)山中无水,隰朋(peng)曰:蚁冬(dong)居山之阳,夏(xia)居山之阴,蚁(yi)壤一寸而仞有(you)水。乃掘地(di),遂得水。
以(yi)管仲之圣,而隰朋智,至其所不知,不难师(shi)于老马与(yu)蚁。今人不知以其愚(yu)心而师圣人之智(zhi),不亦过乎?
译文:
管仲、隰(xi)朋跟随齐桓公(gong)去讨伐孤竹国,春(chun)季出征冬季返回,迷失(shi)了道路。管仲说:"可以利用老马(ma)的才智。"于是(管仲和隰(xi)朋)放开老马跟随着它(ta),终于找到了路。
走到(dao)山里没有水(shui),隰朋说:"蚂蚁冬(dong)天住在山的(de)南面,夏天住在山的(de)北面。(如果(guo))地上蚁(yi)封有一寸高,地下八(ba)尺深的地方(fang)就会有水。"于是挖(wa)掘地,最终得到了(le)水。
凭借(jie)管仲的精明通(tong)达和隰朋的智(zhi)慧,碰到他们所不(bu)知道的事,不惜向老(lao)马和蚂蚁学习,人(ren)带着愚蠢的心(xin)却不知道学习有智慧(hui)的人的才智,这不(bu)也是很大的错(cuo)误吗?
作者简介(jie):
韩非(约(yue)公元前280年-公(gong)元前233年),战国末(mo)期韩国(河(he)南新郑)人,出身于贵(gui)族世家。他和(he)秦始皇的宰相李斯都是(shi)荀况的学生,是秦王朝统一(yi)全国前法家思想的集(ji)大成者。他曾建(jian)议韩王采用法家主张,实行变法以(yi)图自强,但(dan)未被采纳。后来韩非的著作如《孤(gu)愤》、《五蠹》等(deng)传到秦国,秦始(shi)皇读后十分欣赏(shang)韩非的才识,说:"寡人得见此人与(yu)之游,死不(bu)恨矣。"(《史记·老子(zi)韩非列传(chuan)》)为此秦始皇使用(yong)兵力威逼韩国,韩王命韩非出使秦国。韩非到秦后,不久(jiu)遭到李斯的陷害,在狱(yu)中服毒而(er)死。但韩非的政治主张(zhang)却为秦始皇所实践。韩(han)非思想主要保留(liu)在《韩非子》一书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