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(ke)怜之人必有可恨之(zhi)处的意思是:原话揭示(shi)的是生活哲(zhe)学问题和对少部(bu)分人的批判。意思是(shi)用通常道德标准衡量,一个貌似可(ke)怜之人现实的不(bu)如意,一(yi)定是由于(yu)之前的过错造(zao)成的或咎由自取,知(zhi)道自己错(cuo)了还屡教不改(gai)和咎由自取(qu)即是此类人的可恨之(zhi)处。
详细解释
路边的老(lao)乞丐伸着一双(shuang)裂满口子的手,你忍心拒绝?小姐(jie)妹情场屡屡失(shi)意,你不给她的“梨花带(dai)雨”贡献(xian)个肩膀?亲戚在(zai)股市上把家底都(dou)搭进去了,你不(bu)伸把援手?中国(guo)人讲究“人情味”,以“铁(tie)石心肠”为耻。可是(shi),偏偏这句叫“可怜之人(ren)必有可恨之(zhi)处”的话,敢冒(mao)天下之大不韪,让人们去批(pi)判这些可怜人。
这(zhe)句话在刚说出的(de)时候很多人不在意(yi),流传也不广,这(zhe)几年突然大为流行,很多电视节(jie)目或个人都(dou)有借用,就我个人(ren)而言是以下几点造(zao)成的:
第一,网络(luo)媒体发达,网络(luo)没有流行(xing)之前我们的眼界(jie)很小,知道(dao)外界的事情(qing)也不多,但现在不一(yi)样了,我们看到了(le)很多之前自己身(shen)边没有发生过的(de)奇葩事。
第二(er),思想更为理智,我们总是说中国(guo)人都很重视“人情味”,见到看(kan)似可怜的人必伸出(chu)援手,但是我们逐渐的(de)了解,并不是所(suo)有看似可(ke)怜的人都是真正(zheng)的可怜人(ren)。
第三,语言与现实(shi)的相符,之前(qian)这样的一(yi)句话不被重视,就是(shi)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原来(lai)这句话说(shuo)的是如此之对(dui),正好对应(ying)了社会的某一类(lei)人,让大家看出(chu)了哪一类人才是假可(ke)怜与真可恨之人。
总(zong)结了一下我们可(ke)以得出以下结(jie)论:
我们眼界开阔(kuo)了,思想(xiang)更理智了,但是是(shi)不是可怜的(de)人我们就不去帮(bang)助他了呢,所以我(wo)们一定要理(li)解“可怜”一词的(de)真正意思。
真(zhen)的可怜=不幸(比如(ru)天灾:地震(zhen),旱涝。或者人祸(huo):车祸,先天性疾病(bing)),这一类可(ke)怜与不幸(xing)之人,我们(men)一定要去帮助,因为(wei)这些天灾人祸(huo)都是不可控的。
而假可(ke)怜=可恨,只是(shi)因为自己(ji)之前的造成的错(cuo)误已成定局还不吸取教(jiao)训,得到大(da)家同情之后还屡教(jiao)不改的这一类人,这是不值得我(wo)们去同情与(yu)帮助的,所以大家一(yi)定不要片面的去理解这(zhe)句话真实的含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