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花依(yi)旧笑春风,人面不(bu)知何处去的意思是:今日再来此地(di),姑娘不知(zhi)去向何处,只有桃花(hua)依旧,含笑怒(nu)放春风之中。出自唐代崔护的(de)《题都城南庄》,从(cong)故事情节来看,这(zhe)是一首即兴的诗(shi),它给人看到的似乎(hu)只是两个(ge)简单的画面——桃花相映(ying)着的人面,人面(mian)去后的桃花。
原文(wen):
去年今日(ri)此门中,人(ren)面桃花相映红(hong)。
人面不(bu)知何处去,桃(tao)花依旧笑春风(feng)。
译文:
去年春天(tian),在这户人家(jia)里,我看见(jian)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(hua)互相衬托,显得分(fen)外红润。
今日再来此(ci)地,姑娘不知去向(xiang)何处,只有桃花依旧,含笑怒放春风之(zhi)中。
注(zhu)释:
都:国都,指(zhi)唐朝京城长(chang)安。
人面:指姑娘的(de)脸。第三(san)句中“人面”指代姑(gu)娘。
不知:一作“秖(zhǐ)今”。去:一作(zuo)“在”。
笑:形容(rong)桃花盛开的(de)样子。
后世影响:
此(ci)诗及其本(ben)事很有传奇(qi)色彩,欧阳予倩(qian)先生曾就(jiu)这个故事写了一出京剧(ju)《人面桃(tao)花》。这首诗流传甚广(guang),而且在(zai)以后的诗词(ci)中也累见其痕(hen)迹。比如:“落(luo)花犹在,香屏空掩,人面知何处?”(晏几道《御(yu)街行》)再(zai)如:“纵收香(xiang)藏镜,他年重到(dao),人面桃(tao)花在否?”(袁(yuan)去华《瑞鹤仙》)从这些作品也可(ke)以看出它(ta)对后世文学创作的(de)影响。后来人们用“人(ren)面桃花”形容女(nu)子的面容与桃花相(xiang)辉映,后用(yong)于泛指所爱(ai)慕而不能再见的女(nu)子,也形容(rong)由此而产生的(de)怅惘心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