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州之(zhi)民附操者翻译是:再加上荆州的(de)老百姓归附曹操(cao)的,只是受到武力的胁(xie)迫罢了,并不是真心(xin)的降服。现在将军果真(zhen)能派勇猛(meng)的大将统(tong)帅几万军队,和刘豫(yu)州共同谋划,同(tong)心合力,打败曹操的(de)军队是肯定(ding)无疑的。曹操(cao)的军队被(bei)打败了,一定退(tui)还北方去(qu)。
这句话是(shi)判断句。
这句话出(chu)自北宋文人司马光的(de)《资治通(tong)鉴·赤壁之战》,节选文段如下:
又,荆州之民(min)附操者,逼兵势(shi)耳,非心服也。今将军(jun)诚能命猛将(jiang)统兵数万,与豫(yu)州协规同力,破(po)操军必矣。操军(jun)破,必北(bei)还;如此则荆、吴之势强,鼎足之形(xing)成矣。成败之机(ji),在于今日(ri)!”权(quan)大悦,与(yu)其群下谋之。
译文如下:
再加上荆(jing)州的老百姓归附(fu)曹操的,只是受到武(wu)力的胁迫罢了,并不(bu)是真心的降(jiang)服。现在将军果(guo)真能派勇猛的大(da)将统帅几万(wan)军队,和刘豫州(zhou)共同谋划,同心(xin)合力,打(da)败曹操的(de)军队是肯定无疑的。曹(cao)操的军队被打败了(le),一定退(tui)还北方去(qu);这样荆州(zhou)和吴国的势力就会(hui)增强,三分天下(xia)的局面就形(xing)成了。成(cheng)功和失败的关键,就在今天!”孙(sun)权非常高兴,跟他手下(xia)的臣子商(shang)量这件事。
作者简介: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(nian))初字公实,更字君(jun)实,号迂夫,晚(wan)号迂叟,司马池之子(zi)。汉族,出生(sheng)于河南省(sheng)光山县,原籍陕州夏县(今属山(shan)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(shui)先生。司(si)马光是北宋政治(zhi)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(jia),历仕仁(ren)宗、英宗、神宗(zong)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(shi)、温国公,谥文正。他少年神童,留下司马(ma)光砸缸这(zhe)一千古美谈。他主持编(bian)纂了中国历史上第(di)一部编年体(ti)通史《资治通鉴(jian)》。司马光是旧(jiu)党领袖,认为(wei)王安石的改革(ge)过于冒险,一(yi)生极力反对。司(si)马光为人温良谦(qian)恭、刚正不阿(a),其人格堪(kan)称儒学教(jiao)化下的典范(fan),历来受人景仰。
作(zuo)品赏析:
赤壁之战(zhan)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著(zhu)名战役,其结果(guo)是形成了魏、蜀、吴三(san)国鼎立的局面,对汉末的历史有着重(zhong)大的影响。同时这次(ci)战役又是我国历史(shi)上以少胜多(duo)、以弱胜强的战例(li)之一。这次战(zhan)役涉及三个(ge)军事集团,人物众(zhong)多,头绪纷(fen)繁,作者仅用了2500字左右的篇幅就生动(dong)形象地把它勾画出来(lai)了。《赤壁之(zhi)战》这一长(chang)文,所写(xie)事件纷繁,人物众多(duo)。细细阅读,掩卷沉(chen)思,结构上安排(pai)井然有序,思路上展示明朗清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