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:
玉(yu)楼春·春恨
绿(lu)杨芳草长亭(ting)路。
年少抛人容易去(qu)。
楼头残梦五(wu)更钟,
花底(di)离情三月雨。
无情不似(si)多情苦。
一(yi)寸还成千万缕。
天涯地角有(you)穷时,
只有(you)相思无尽处(chu)
原文释(shi)义:
在绿杨垂柳、芳草(cao)萋萋的长亭古道上(shang),他好像情侣轻(qing)易地抛下(xia)我就登程远去。楼头的钟声惊醒(xing)了五更的残梦,心头(tou)的离愁就像洒在花底的(de)三月春雨。
无情人哪里懂(dong)得多情的人的苦恼,一寸相思愁绪竟化(hua)作了万缕千丝。天(tian)涯地角再远(yuan)也有穷尽终了那(na)一天,只有怀人的愁(chou)思却是无限(xian)绵长没有尽期。
诗句赏析:
整(zheng)篇诗词所书写的是(shi)人生的离(li)别之相思苦,作者感(gan)于人生短促、聚散无常以及(ji)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(qing)生发出来(lai)的感慨之情。诗(shi)句中的 “楼(lou)头”两句,把(ba)思妇的思念之意生(sheng)动地描绘(hui)出来,从相反方面说(shuo)明“抛人去(qu)”者(zhe)的薄情。当(dang)白昼逝去,黑夜降(jiang)临,她转辗反(fan)侧,很久之后才(cai)悠悠进入睡(shui)乡,但很(hen)快就被五更钟声惊破(po)了残梦,使她重又(you)陷入无边的(de)失望;窗外,飘洒着(zhe)春雨,那些花(hua)瓣像是承受不住,带(dai)着离愁纷纷落下(xia)。整篇诗词颇有(you)闺怨之意,婉转流(liu)利之时,表达了一个(ge)思妇丰富的心理活动(dong),同时又有着难(nan)以言宣的相思之情。
作者简介:
晏(yan)殊
(991-1055)字(zi)同叔,著(zhu)名词人、诗人(ren)、散文家,北宋抚州(zhou)府临川城人(今(jin)江西进贤县文(wen)港镇沙河人,位(wei)于香楠峰下,其父为(wei)抚州府手(shou)力节级),是当时的(de)抚州籍第一个(ge)宰相。晏殊(shu)与其第七子晏几道(1037-1110),在当时北(bei)宋词坛上(shang),被称为“大晏”和“小晏(yan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