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加人,先(xian)问己,己不欲,即(ji)速已的意思(si)是:当我们要(yao)对人说话或(huo)让人做事的时候,必(bi)须要先问问自己,别人(ren)如果这样对我们,我们能接受吗?喜欢吗?如果我(wo)们不希望(wang)别人这样(yang)对自己,那我们(men)就不应该这样对待别(bie)人。这就是《论语》当中所说的(de)“己所(suo)不欲,勿施于(yu)人”,这(zhe)是待人之道(dao),待人就要用这种(zhong)原则。
这一段也是跟我(wo)们日常生活(huo)很有关系。尤其(qi)大人之间的交往,有时候我们也会特别感(gan)受到,明明很不想这件(jian)事情落到自己(ji)的身上,偏偏别人(ren)就会丢给(gei)你。我想很多大人(ren)都普遍有这样的感受(shou)。所以这里(li)就告诉我们,『将加人(ren)』,当你不管是言(yan)语或者事(shi)情要加诸於别人(ren),譬如说你(ni)将要批评别人,要(yao)说别人不是的时候(hou),你想一想(xiang)。想什麽?想一想对方,他是不是(shi)愿意接受你这(zhe)样的批评(ping)?你这样讲他,他会不会难过(guo)?如果你自(zi)己是他,你肯定会难过。想到(dao)这里,就应该(gai)赶快停止。
『己不欲』,当你自己也不愿意(yi)别人这样来对我(wo)的时候,就要及时的停(ting)止。不管事情也好,言语也好,我们都要(yao)三思而後行。「将(jiang)加人,先问己」,平(ping)常我们都忽略了(le)。为什麽忽略了(le)?因为我(wo)们经常没有这(zhe)种反思的(de)举动,往(wang)往看到就讲,往往看(kan)到了以後就(jiu)加诸於别人,让别人(ren)痛苦,我们没(mei)有感觉。因为我(wo)们不是当事人,往往人(ren)都会忽略,我讲完就(jiu)算了,从来不去考(kao)虑它的後果是(shi)怎样的。所以这里也(ye)特别提醒(xing)到我们,「己所不(bu)欲,勿施(shi)於人」的道(dao)理。每一个人(ren)都不希望不好(hao)的事情、不好的言语加(jia)诸在自己的身(shen)上,以同(tong)理之心,我们就(jiu)要想到别人的(de)感受,也不应该这样加(jia)诸於别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