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色美景的诗句有:1、青山隐隐水迢迢(tiao),秋尽江南草未凋(diao)。2、二(er)十四桥明月(yue)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(xiao)。3、自古(gu)逢秋悲寂寥,我(wo)言秋日胜春朝(chao)。4、晴空(kong)一鹤排云上,便(bian)引诗情到碧霄(xiao)。5、月落乌(wu)啼霜满天(tian),江枫渔火(huo)对愁眠。6、姑苏(su)城外寒山寺,夜半(ban)钟声到客船。7、
漠漠秋云起,稍稍(shao)夜寒生。8、但(dan)觉衣裳湿,无(wu)点亦无声(sheng)。
1、《寄扬(yang)州韩绰判官》
唐代(dai):杜牧
青山隐隐(yin)水迢迢,秋尽江(jiang)南草未凋(diao)。
二十四(si)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?
释义(yi):
青山隐(yin)隐约约绿水(shui)千里迢迢,秋时已(yi)尽江南草(cao)木还未枯凋。
二十四(si)桥明月映(ying)照幽幽清夜,你这美人(ren)现在何处(chu)教人吹箫?
2、《秋词》
唐(tang)代:刘禹(yu)锡
自古逢秋悲(bei)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(chun)朝。
晴空一鹤排云上(shang),便引诗情到碧霄(xiao)。
释义:
自古以来每逢(feng)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(ji)寥,我却认(ren)为秋天要(yao)胜过春天。
万里晴空,一(yi)只鹤凌云飞起(qi),就引发我的(de)诗兴到了(le)蓝天上了。
3、《山行》
唐代:杜牧
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(bai)云深处有人家。
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(er)月花。
释义:
沿着弯(wan)弯曲曲的(de)小路上山,在那白云深处,居然还有人家。
停下(xia)车来,是因为喜(xi)爱这深秋枫林晚景。枫叶秋霜染过,艳比二(er)月春花。
4、《枫桥夜(ye)泊》
唐(tang)代:张继
月落(luo)乌啼霜满天,江(jiang)枫渔火对愁眠。
姑(gu)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(ke)船。
释义(yi):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(jiao)寒气满天, 对着江(jiang)边枫树和渔火(huo)忧愁而眠(mian)。
姑苏城(cheng)外那寂寞清静(jing)寒山古寺, 半夜里敲钟的(de)声音传到了客船。
5、《微(wei)雨夜行》
唐代:白(bai)居易
漠漠秋(qiu)云起,稍稍(shao)夜寒生。
但觉衣(yi)裳湿,无点亦(yi)无声。
释义:
秋天阴(yin)云密布,夜晚(wan)略微感到寒气。
只觉得(de)衣裳潮湿,没有雨点(dian)也没有风声。
6、《声声慢·秋声(sheng)》
宋代(dai):蒋捷
黄花深巷(xiang),红叶低窗,凄凉一片(pian)秋声。豆雨声来,中间夹带风声。疏疏二(er)十五点,丽(li)谯门、不锁(suo)更声。故(gu)人远,问谁摇(yao)玉佩,檐底铃声?
彩角声吹月堕,渐(jian)连营马动,四(si)起笳声。闪烁(shuo)邻灯,灯前尚有砧声。知他诉愁到晓(xiao),碎哝哝、多少蛩声(sheng)!诉未了,把一半、分(fen)与雁声。
释(shi)义:
菊花黄黄的(de)开放在那深深的小(xiao)巷,枫叶红(hong)红的映照着低矮(ai)的门窗,凄(qi)凉一片都是那秋天的声(sheng)音。豆子开(kai)花的时候却来了下雨的(de)声音,那(na)中间还夹带着风声(sheng)。
稀稀疏疏一夜二十(shi)五点也就到了五更,高高的谯楼(lou)大门,却锁不住那些(xie)声音。老(lao)朋友离我那么(me)远,请问是(shi)哪一个摇晃着玉佩发(fa)出了声音,原来是那屋(wu)檐底下的风铃声?
系着(zhe)彩绸的号角发出的声(sheng)音一直吹到月亮(liang)落下了却还(hai)在那里慢腾腾,渐(jian)渐地那军营里(li)的人马才接(jie)连不断地骚动起来了,可是四周却(que)又扬起了胡笳的声音。邻居的灯(deng)光闪烁着,灯前还(hai)有那女人为(wei)军人在石(shi)砧上捣衣的声音。
谁知(zhi)她一边捣衣一边咕(gu)咕叨叨地诉(su)说着愁苦一直(zhi)诉说到天明(ming),碎碎琐琐咕咕哝哝的(de),就像那数不清的(de)秋蝉哀鸣(ming)。她诉说得没完没了,还把一半分给那天空的(de)大雁,让大(da)雁代替她的怨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