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的诗(shi)句有
1、宋·司马(ma)光《客中初夏》
四月清和雨(yu)乍晴,南山(shan)当户转分明。
更(geng)无柳絮因风起(qi),惟有葵花向日(ri)倾。
译文:初夏(xia)四月,天气清明和暖(nuan),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(qing),雨后的山色更(geng)加青翠怡人,正对门(men)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(le)。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(de)柳絮,只有(you)葵花朝向着(zhe)太阳开放。
2、清·项(xiang)鸿祚《清平乐·池上(shang)纳凉》
水天清话,院静人(ren)销夏。蜡炬风摇(yao)帘不下,竹影(ying)半墙如画。
醉来扶上桃(tao)笙,熟罗扇子凉轻。一(yi)霎荷塘过雨,明朝(chao)便是秋声。
译文:水(shui)天一色一片清静凉(liang)爽气息,庭院中静悄悄的人们都(dou)在纳凉消夏。门帘高卷清风摇动着室(shi)内的蜡烛,竹影婆娑映(ying)照墙上就像一幅美丽(li)的写竹图画。醉后躺(tang)卧桃笙竹制成的竹簟(dian)上,轻罗纨扇微微(wei)煽动凉气徐发。荷塘里(li)骤雨一下子就过去了,明天一定会是秋(qiu)风萧杀。
3、宋·秦观《三月晦日偶题(ti)》
节物相催各自新(xin),痴心儿女挽留春。
芳菲歇去何须(xu)恨,夏木阴阴正(zheng)可人。
译文:节令风(feng)物不断递换(huan),变化常新;痴心(xin)儿女,你们为什么要苦(ku)苦地挽留春天(tian)?那五彩缤(bin)纷的花朵凋谢又有什么(me)可恨?夏天的(de)树木,浓密葱绿,不也一样使你合意欢心(xin)!
4、宋·苏舜钦《夏意》
别院深深夏(xia)席清,石榴开遍透帘明(ming)。
树阴满地日当(dang)午,梦觉流莺时(shi)一声。
译文(wen):小院幽深寂静(jing),我躺在竹席上,浑身(shen)清凉;窗外的(de)石榴花盛开(kai),透过垂挂(gua)的竹帘,映红(hong)了虚堂。浓密的树(shu)阴隔断了暑气,正是(shi)中午时分,我一(yi)觉醒来,耳边传来黄莺儿断续的(de)啼唱。
5、宋·秦观《纳凉》
携扙来追柳外(wai)凉,画桥南畔倚胡床。
月明船笛参差起,风(feng)定池莲自在香(xiang)。
译文:携杖出(chu)门去寻找纳凉圣(sheng)地,画桥南畔,绿树成(cheng)荫,坐靠在胡床之上惬(qie)意非常。寂寂明月夜,参差(cha)的笛声响起在(zai)耳边萦绕不觉(jue),晚风初定,池中莲花盛开,幽香(xiang)散溢,泌人心(xin)脾。
6、元·白朴《天净沙·夏》
云收雨(yu)过波添,楼高水冷(leng)瓜甜,绿树阴(yin)垂画檐。纱厨藤(teng)簟,玉人罗扇轻(qing)缣。
译文:云收雨(yu)停,雨过天晴(qing),水面增高并(bing)增添了波澜,远处(chu)高楼显得(de)比平时更高了(le),水让人(ren)感觉到比平时更(geng)凉爽了,雨后(hou)的瓜也似乎显得(de)比平时更甜了(le),绿树的树(shu)阴一直遮到画檐。纱帐中的藤席上,有一(yi)个芳龄女孩,身(shen)着轻绢夏衣,手执罗扇(shan),静静地享受(shou)着宜人的夏日(ri)时光。
7、宋·王安石《初夏即事》
石(shi)梁茅屋有(you)弯碕,流水(shui)溅溅度两陂。
晴日暖风生麦气,绿阴幽草胜花时。
译文:石桥和茅草屋绕(rao)在曲岸旁,溅溅的(de)流水流入西边的池(shi)塘。晴朗的(de)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(cui)生了麦子(zi),麦子的气息(xi)随风而来。碧绿的树荫,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(tian)百花烂漫的时节。
8、宋·苏轼(shi)《菩萨蛮·回文夏闺怨》
柳(liu)庭风静人眠昼,昼眠(mian)人静风庭柳。香汗薄(bao)衫凉,凉衫薄汗香。
手红冰碗藕,藕碗冰(bing)红手。郎笑藕丝长,长(chang)丝藕笑郎。
译(yi)文:院无风,柳丝(si)垂,闺人昼寝。闺人安静昼寝之际,起(qi)风,庭院柳条摇摆。微(wei)风吹,汗味透香气,薄衫生凉意。凉(liang)衫子散出清淡的汗(han)香气。红润的手(shou)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(ou)丝的小碗。盛有(you)冰块拌藕丝的小碗(wan)冰冷了她(ta)红润的手。郎笑碗中(zhong)的藕丝太(tai)长了。闺人一边吃长丝(si)藕,一边又嘲(chao)笑她的情郎。
9、唐·李白《子夜吴歌·夏歌》
镜湖三百里(li),菡萏发荷花。
五月西施(shi)采,人看隘若(ruo)耶。
回舟不待月(yue),归去越王家。
译文:镜湖之大有三百(bai)余里,到处都开(kai)满了欲放的苛花。西(xi)施五月曾在此采莲,引得来观(guan)看的人挤满了(le)若耶溪。西施(shi)回家不到一个月,便被(bei)选进了宫中。
10、唐·李白《与夏十二登岳阳楼(lou)》
楼观岳阳(yang)尽,川迥洞庭开。
雁(yan)引愁心去,山(shan)衔好月来。
云间(jian)连下榻,天(tian)上接行杯。
醉后凉(liang)风起,吹人舞袖回。
译(yi)文:登上岳(yue)阳楼览尽四周(zhou)风光,江水辽(liao)远通向开阔的洞庭(ting)。看见大雁南飞引起(qi)我忧愁之(zhi)心,远处的山峰(feng)又衔来一轮好(hao)月。在高入云间的楼(lou)上下榻设席(xi),在天上传杯(bei)饮酒。醉酒(jiu)之后兴起了凉风(feng),吹得衣袖(xiu)随风舞动我(wo)们随之而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