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学习 > 详情

渺万里层云(yun),千山暮(mu)雪,只影向谁去?什么意思

2025-02-07 04:18:52 阅读(19) 精品歌词网

渺万里层(ceng)云(yun),千山暮(mu)雪,只影向谁(shui)去?什么意(yi)思

  渺万里层云(yun),千山暮雪,只影向谁去的(de)意思是:每年(nian)寒暑,飞万里越千(qian)山,晨风暮雪,失(shi)去一生的至爱,形单影只,即使苟且(qie)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(yi)。这句词出自(zi)金朝元好问的《摸鱼儿·雁丘词(ci)》,是唐教坊曲,后用为词牌,宋词(ci)以晁补之《琴(qin)趣外篇》所收为最早(zao)。

  全(quan)诗(节选)如下:

  问世(shi)间,情为何物,直教生(sheng)死相许?

  天南(nan)地北双飞客(ke),老翅几(ji)回寒暑。

  欢乐(le)趣,离别苦,就中更有痴儿女(nu)。

  君应有语(yu):渺万里层(ceng)云,千山暮雪,只影向(xiang)谁去?

  译文如(ru)下:

  天啊!请问世间(jian)的各位,爱情究(jiu)竟是什么(me),竟会令这两只飞雁(yan)以生死来相对待?南(nan)飞北归遥远的路程(cheng)都比翼双飞,任它多少(shao)的冬寒夏暑,依旧恩爱相依(yi)为命。

  比(bi)翼双飞虽(sui)然快乐,但离别(bie)才真的是楚痛难(nan)受。到此刻,方知这痴情的双雁(yan)竟比人间痴情儿女更(geng)加痴情!

  相依相(xiang)伴,形影不离的情(qing)侣已逝,真情的雁儿(er)心里应该知道(dao),此去万里,形孤影单(dan),前程渺渺路漫(man)漫,每年寒暑,飞万里越千山,晨风(feng)暮雪,失去一生的至(zhi)爱,形单影只,即使苟(gou)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(yi)义呢?

  此词上阕开(kai)篇一句“问世间、情是何物,直(zhi)教生死相(xiang)许?”一个“问(wen)”字破空(kong)而来,为(wei)殉情者发问 ,实(shi)际也是对殉(xun)情者的赞美(mei)。“直教生死相许(xu)”则是对“情是何物”的震撼人心(xin)的回答。在“生死(si)相许”之前加上(shang)“直教”二字(zi),更加突出了“情”的力(li)量。“天南地北双飞客,老翅(chi)几回寒暑”这二句写(xie)雁的感人生活情景。

上一篇:怀的意思(si)

下一篇:无梦到(dao)徽州的(de)上一句是什么意思

推荐阅读:

  • 比喻的诗句

    比喻的诗句

    含有比(bi)喻的诗句有:(1)“忽如一夜春(chun)风来,千树(shu)万树梨花开(kai)。此句把(ba)“白(bai)雪”比作“梨花”。(2)老骥伏枥,志(zhi)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(zhuang)心不已。--《龟…
    2022-01-23 阅读(24)
  • 人间有味(wei)是清欢什么(me)意思

    人间有味(wei)是清欢什么(me)意思

    人间有味(wei)是清欢的意思(si)是:人世(shi)间真正的好味(wei)道、好滋味是清淡(dan)的、淡雅的欢愉。这句诗词出自于苏轼(shi)的《浣溪沙(sha)》,这是一首纪游词,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,下片写作者与同游(you)者游…
    2022-01-23 阅读(19)
  • 双引号的作(zuo)用

    双引号的作(zuo)用

    一,主要作用1.双引(yin)符号通常表示引语。2.这种符号也可以表(biao)示为特定称谓。3.双引符(fu)号在特定(ding)情况下有着特殊含义,同时也表示否定和(he)讽刺的意(yi)思。4.表示一些需要着重论(lun)述的对象。5.通…
    2022-01-23 阅读(22)
  • 含有反义词(ci)的成语有(you)哪些

    含有反义词(ci)的成语有(you)哪些

    含有反义词的成(cheng)语有:舍本逐末(mo)、上下其手、天(tian)罗地网、一张一(yi)弛、古往今来、一决(jue)雌雄、出将入相(xiang)、舍本求末、春生秋(qiu)杀、决一雌雄(xiong)、不相上下、上下(xia)一心、直上直下、…
    2022-01-23 阅读(24)
  • 涛似连(lian)山喷雪来的意(yi)思

    涛似连(lian)山喷雪来的意(yi)思

    涛似连山(shan)喷雪来的意思(si)是:横江上的(de)波涛好似连山喷雪(xue)而来。诗句出自(zi)唐代李白的《横(heng)江词六首》,这(zhe)六首都是写景诗,主(zhu)要是写横江的地势(shi)险峻,气候多变,长(chang)江风浪…
    2022-01-23 阅读(2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