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(ruo)问古今兴废事,请君只看洛阳城。
今河南洛阳市境内,有(you)两处古洛阳城遗址静静矗立,悄(qiao)然记录着繁华过往。相较于隋(sui)唐洛阳城遗址的雍容华贵,汉(han)魏洛阳城遗址却显得更加沧桑,充(chong)满历史的厚重感。白云苍狗,繁(fan)华易逝。这座始建于西周(zhou)时的古城,曾在540余年的都城岁月(yue)中几经沉浮、屡遭损毁;所幸其生机不(bu)绝,并先后成为(wei)东周、东汉、曹魏、西晋和北魏等(deng)多个政权的首都。
汉魏洛(luo)阳城遗址。来源/纪录片《国宝档案》截图
其(qi)中一道“生机”,来自于三(san)国时代的曹魏政权。昔董卓入京,废帝鸩后,又避关东联军之伐,于退守长安前纵火(huo)洛阳,“悉烧宫庙官(guan)府居家,二百里内无复孑遗(yi)”。千年古都,付之一炬;以(yi)致汉献帝东归后,也只(zhi)能暂住在城西故中常侍赵忠宅。而洛阳(yang)宫之重建,便始于(yu)武帝曹操、成于文帝曹丕、兴于(yu)明帝曹叡。
建安元年(196),曹操迎天子至许,“奉天(tian)子以令不臣”,借颍川之利经(jing)略河南。九年(204),曹操破冀(ji)州、拔魏郡,下邺城,逐渐将政治、军(jun)事重心转移至邺;至十八年(213),曹操“进公爵为魏王”,建魏王国,“始建魏社(she)稷宗庙”。尽管如此,曹丕在(zai)取代汉祚后,仍将首都定在了洛阳(yang)。
兜兜转转十几年,洛阳再次胜出。它(ta)到底有什么魅力,能让曹丕放弃经营十(shi)几年的邺城而再次选择它呢?
如何选择都城说是“放弃”,倒也不妥。因为曹魏名义上的都(dou)城,共有五个。
案《三国志·文帝纪》:“(曹丕)改许县为许昌县。”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曰:“改长安、谯、许昌、邺、洛阳(yang)为五都……”可知曹(cao)魏五都分别为谯(qiao)、许、邺、长安、洛阳(yang)。除首都洛阳外,其(qi)余四都可理解为“陪都”。
曹魏的五个都城。底(di)图/谭其骧《中国历史地(di)图集》
为什么要(yao)选择这五个地方?郦道元《水经注·浊漳水注》载:“魏(wei)因汉祚,复都洛阳,以谯(qiao)为先人本国,许昌为汉之所居,长安为五京之遗迹,邺为王业之本(ben)基,故号五com都。”长安不仅是西(xi)汉首都,还是挟制关中、陇右地(di)区的军事重镇,战略意义可见一斑;只是谯县虽为曹氏祖地,却并无太大作用,当为曹魏迎合(he)汉代颇为流行的(de)五行学说而设。
与之相比,许(xu)、邺、洛阳三都曾做过曹(cao)魏政权的军事、政治中心,地位也相对(dui)更高。自汉献帝迁都至许,此地便是朝(chao)廷所在,曹操为(wei)汉司空,开府治事,谋取河南,仍需汉(han)政府发出命令。对于这(zhe)种情形,曹操并不满意:在割据(ju)势力林立的情况下,想(xiang)要北定中原,当以邺城为根基。然而,北方大定后,邺城的条(tiao)件又比不上洛阳了。这又是为什么呢(ne)?
历史(shi)地理学家谭其骧曾说(shuo):“每一个王朝的宅都(dou),只能是根据当时的主要矛(mao)盾,选择比较有利的地点。首都(dou)的选定一般都反映了该时期总的形势(shi),反过来,首都的位置也对此后历史发(fa)展产生一定的影响。”
曹魏政权从许(xu)到邺,再从邺迁往(wang)洛阳,正是为了应对不同形(xing)势;以此为前提,再综(zong)合经济、战略、地理、政治等多个(ge)因素,即可得出“最优解”。
从许都到邺城曹魏(wei)政权的发展,离不开三个阶(jie)段。
第一阶段始于建安元年(nian)(196),曹操迎奉天(tian)子都许。此前,许县为颍川治下,政治资源优越。故曹操令荀彧负责(ze)典举,招揽大批(pi)“汝颍奇士”为(wei)己所用。汉时,河南地区(qu)的发达地段当属洛阳一带;但(dan)也正因如此,它才会受到董卓荼毒,并成为乱世各路军阀争夺的焦点。许(xu)昌远离这种纷争,受破坏程度较轻(qing),更有利于日后发(fa)展。
在“奉天子”当年,曹操还采纳枣祗、韩浩的建议,一边投入军队,一边又(you)招募流民在许下屯田;同时又(you)兴修水利,挖掘运河(he)粮道。此举颇有成效,“其时(shi)岁则大收”,“得谷百万斛(hu)”。在击败袁绍后,曹操(cao)花费数年时间攻破(po)冀州,拿下邺城,曹魏政权的第二(er)个阶段,由此之始。
影视(shi)剧中,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曹(cao)操。来源/电视剧(ju)《三国》截图
曹操将自己的霸府(fu)(从司空府到丞相府)转移到邺城,无疑是明智之举。一方面(mian),随着曹操权势(shi)越来越大,其与汉献帝(di)以及一干旧臣的矛盾逐渐不可调和,国(guo)舅董承曾以献帝“衣带诏”为(wei)由,联合刘备、种辑、王服等朝臣密(mi)谋诛曹,即为明证。另一方(fang)面,袁绍虽亡,袁氏余党尚(shang)在,仍掌控着不小力量,随时有可能反(fan)扑。再加上虎视眈眈的乌桓、鲜卑各部(bu),曹操势必要花费更多(duo)时间,方能将其一一清扫。这正是曹(cao)操建安五年(200)击败袁(yuan)绍,却在建安十三年(nian)(208)才荡平北方的主要原因(yin)之一。
当然,若(ruo)无邺城为基,曹操花费的时间(jian)或许会更长。如前所述,邺城(cheng)之所以会成为曹魏政权的奠基之地,根(gen)本原因在于:邺城在交通、地理、经济(ji)等方面都有突出优势,这就让曹操在征(zheng)讨北方其他割据政权(quan)时占尽了先机。
顾(gu)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》云:“夫邺倚太行,阻漳、滏,夏、商时固(gu)有都其地者。战国之世(shi),赵用此以拒秦,秦亦由此以并赵。汉之末,袁绍不能有其险也,入(ru)于曹操,遂能雄长中原。”
太(tai)行山脉西麓地势险峻,为并州(zhou)屏障,其东麓却地势平坦。邺城居于此,北经邯郸直达幽州首府,南渡黄河行至河内(nei)、东郡,毗邻青(qing)、兖、徐三州。陆路之外,邺城还与漳(zhang)、洹、黄河等水系(xi)相连。曹操移居此地后(hou),继续兴修水利、挖沟造渠,充分(fen)发掘了邺城的水陆交通网络,从而(er)提高了钱粮、物资的运输效率(lu)。
邺县及周(zhou)围水系。来源/谭其骧 《中国历史(shi)地图集》
邺城不仅(jin)是北方的交通枢纽,还被誉为“天下之(zhi)重资”,经济条件不言(yan)而喻。有河北平(ping)原与诸水系加持(chi),邺城自先秦时便(bian)以物产丰盈、人口稠密、储(chu)备雄厚著称。曹魏(wei)经学家卢毓(卢植之子)评曰:“东河以上,西河以来,南(nan)河以北,易水以(yi)南,膏壤千里,天地之所会,阴阳之所交,所谓神州也(ye)。”
冀州优渥的(de)水土资源,让邺城得以快(kuai)速发展;而邺城的发达,也进一步带动了冀州。及至汉末(mo)乱世,“冀州民人(ren)殷盛,兵粮优足”“带甲百万,谷(gu)支十年”。邺城的(de)战略意义,可见一斑。尤其是在(zai)军阀混战、群雄割据时期(qi),邺城凭借其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地(di)位,更让其成为(wei)乱世中的必争之地。汉末袁绍据(ju)冀州时,其谋士沮(ju)授曾描绘出一副战略蓝图:
“虽黄巾猾乱,黑山跋扈,举军(jun)东向,则青州可定;还讨黑(hei)山,则张燕可灭;回众(zhong)北首,则公孙必丧;震胁戎狄,则匈(xiong)奴必从。横大河之北,合四(si)州之地,收英雄之才,拥百(bai)万之众,迎大驾于西京,复宗庙于洛邑,号令天下,以讨(tao)未复,以此争锋,谁(shui)能敌之?”
可(ke)惜袁绍终究未能把握住优势,终为(wei)曹操所败。而后者在击(ji)败自己的头号大敌后,也曾(ceng)举棋不定:接下来,是继续北上,一鼓(gu)作气解决掉袁氏余党?还是乘胜(sheng)南下,讨伐荆州刘表与渐成气候的江东(dong)孙氏?
对于曹操的犹豫(yu),荀彧力主前者:“愿公急(ji)引兵先定河北,然后修复旧京,南临荆州,责贡之不入,则(ze)天下咸知公意,人人自(zi)安。”在其劝说之下,曹操“远交(jiao)近攻”,对于北方的(de)袁氏余党与刘表,予以数(shu)次打击;同时又册封孙策并与(yu)之联姻,试图暂时稳住江东孙氏(shi)。
曹操将日后(hou)的作战方略确定为“先北后南”后(hou),便开始利用邺城的交(jiao)通优势进行作战。历史上,曹操(cao)数次北征,皆是以邺城(cheng)为中心。在进行战斗后,他又会(hui)立即返回邺城进行修养与(yu)补给,并为下一场战斗做好(hao)准备。
曹操以邺城(cheng)为中心出兵平定北方示(shi)意图。来源/宋杰《三国兵争要地(di)与攻守战略研究》
需(xu)要补充的是,曹操若继续坚持都许,将(jiang)会面临着“汉臣反(fan)扑”与“运输不便”两(liang)大棘手难题。更为关键的是,许(xu)都还将受到来自荆州、江东的威胁。如官渡之战前夕,孙策“阴欲袭许(xu)”;刘备寄居荆州(zhou)时,也曾劝说刘表(biao)偷袭许都。这些枭雄对许都(dou)虎视眈眈,不仅是因(yin)为其为天子所居之地,是名义(yi)上的“汉都”,也是因为其为(wei)曹操老巢,拥有(you)出色的经济条件与交通优势。是(shi)以,曹操将大本营(ying)安置在邺城,便能有(you)效提防南方势力(li)的偷袭。而曹操身在邺城,也能兼顾到许;纵使其临时有变,他也能率军迅速(su)赶赴战场。
从邺城到洛、许(xu)尽管定都邺城好处良多,但曹丕登基(ji)后,仍将洛阳定(ding)为实际意义上的首都,此为曹魏(wei)政权发展的第三个阶段。乍一看(kan),这似乎是曹丕的决定;实际上,曹操尚在人(ren)世时,就已经打(da)算将军政中心逐渐转移(yi)回洛阳了。日本学者安(an)田二郎也认为,定都洛阳(yang)是曹操的既定方(fang)针。
建安二十四年(nian)(219),曹操兵败汉中,“引军还长安”,十月“军(jun)还洛阳”,次年正月再次“至洛阳”,旋即“崩于洛阳”。裴松之注引《曹瞒传》曰:“王更修治北部尉廨,令过于旧。”又曰:“太(tai)祖自汉中至洛阳,起建始殿。”曹操年轻时曾任洛阳北部尉(wei),他命人修缮自己昔日的办公地点,无(wu)可厚非;但其所修建始殿(dian),却在日后成为曹丕、曹叡“朝群臣”之地,这(zhe)就不是临时起意了。
影视(shi)剧中,曹操在洛阳宫殿设宴。来(lai)源/电视剧《军师联盟》截图
据历史学者陈苏镇推(tui)测:“重要性仅次于建始殿的两座建(jian)筑(指崇华、嘉福二殿),应当也是(shi)曹操时着手或计划修建的。”崇华殿(dian)为文帝理政之地,犹如“办(ban)公室”,曹丕临终前在此任命司(si)马懿、曹真、陈群为辅政大臣;至于嘉福殿,则为其(qi)寝宫。这几座重要宫殿皆出自(zi)曹操之手,足见他对洛阳宫重建计划(hua)的重视。
此(ci)外,汉中太守张鲁投降后,曹操曾(ceng)将汉中数万户百姓迁至(zhi)邺城、洛阳,亦能说明曹操(cao)晚年对洛阳的刻意经(jing)营。甚至可以说,曹操这些(xie)举措,正是“向世人透露要恢复洛阳(yang)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(de)意向”。如此一来,曹丕践祚(zuo)之后才会秉承其父遗志,定都(dou)洛阳,并继续向河南地区迁徙大量(liang)士家。
曹操、曹丕父子对都城的选择,彰显出曹魏政权战略重心的南(nan)移:北方大定后,邺城的(de)作用相对降低;面对东吴与西蜀的联盟,曹丕定都洛阳,方(fang)能更快、更及时地(di)应对吴蜀两国。这与曹操以邺(qiu)城为王基之地的逻辑,是一致的。
洛阳既然能成为东(dong)汉首都,其在经济、地理、政治(zhi)上的优越性,便毋庸(yong)赘言。我们更应当重视:曹丕迁(qian)都洛阳,于曹魏政权的(de)发展有何益处?
一是更好地配合南下(xia)战略。诚然,邺城的交通优势突(tu)出,但曹丕要征讨东吴,它难免(mian)鞭长莫及,远不(bu)如洛阳乃至许昌方(fang)便。上文已述,位于江东的孙(sun)策曾“阴图袭许”,说(shuo)明江东对许昌能形成一定威胁;反(fan)过来看,曹魏若从(cong)许昌或是洛阳出(chu)兵,也能快速集结军队,并利(li)用周围漕运优势,对东吴形成有效打(da)击。
洛阳周边河(he)流分布图。来源/周(zhou)勋《曹魏至北魏时期洛阳用(yong)水研究》
换言之,许、洛同样能承(cheng)担交通枢纽的地位,从而减轻物钱(qian)粮、物资在运输(shu)上的压力。历史上,曹(cao)丕数次征讨东吴,皆是以洛(luo)阳、许都为根据地。正因如此,曹丕代汉以后,被冷(leng)遇多年的许都反而有兴起趋势,它承(cheng)担了一部分都城的军政职能。
曹丕(pi)广陵之役示意图。来源/宋(song)杰《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》
曹丕三道征吴路线示意图。来(lai)源/宋杰《三国(guo)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》
二是曹魏出于正统观的宣扬。洛(luo)阳自古以来被视(shi)为“天下之中”,占据地理上的正统(tong)。见上文所引,沮授建(jian)议袁绍“复宗庙于洛(luo)邑”,荀彧主张“修复旧京”;以及诸葛亮北伐前所作《出师表》,亦是以“兴复汉室,还于(yu)旧都”为口号。可见在天(tian)下士人心中,洛阳的(de)正统地位深入人心。
曹丕代(dai)汉,仍面临一些压力,所以他迁都(dou)至洛,并提升许昌(汉帝所居之地(di))的政治地位,都能有效宣扬其法(fa)统与地理上的双重正统(tong)。反观偏安一隅的吴蜀两国,因缺少地理上的正统,不得不大量遥领与虚(xu)封本国官员,以彰显其“不弃是土”的决心(详见:凉州是曹魏地盘,刘备怎么还能任命马超为“凉州(zhou)牧”)。
值得一提的是(shi),洛阳在汉时本被称作“雒(luo)阳”或“雒邑”。汉以火德自居,故(gu)“洛”去“水”而加“隹”。至曹(cao)丕代汉,以土德自居,谓“土,水(shui)之牡也,水得土乃流,土得水而柔。故除‘隹’而加‘水’,变‘雒’为‘洛’”。以火生土,是(shi)为五德相生,意喻汉(han)魏更替乃是和平禅让,二者为相生关(guan)系,方可证魏之(zhi)正朔;然洛阳为“水”,水克火(huo),有“灭火”之(zhi)意,这竟又成为五德相胜了……
参考文(wen)献:
1、陈寿撰,裴松之注《三国(guo)志》,北京:中华(hua)书局,1982.7
2、顾祖禹(yu):《读史方舆纪要》,北京:中华书(shu)局,2019.9
3、陶贤都:《魏晋南北朝霸府与霸府(fu)政治研究》,长沙:湖南人民出版社(she),2007.3
4、田余庆:《秦汉魏晋史探微》,北(bei)京:中华书局,2011.6
5、谭其骧:《长水集续(xu)编》,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1.9
6、朱子彦:《汉魏禅(chan)代与三国政治》,上海:东方出版中心,2013.5
来源:国(guo)家人文历史
作者:瀛洲海客
编辑:邓汝濛(meng)
【声明:本号为“全民阅读推广”官方公(gong)益账号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(xin)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(huo)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(qing)联系我们。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(xie)谢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