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手翻看了课(ke)外培训机构所用的国学启蒙(meng)读物,翻开第一篇即为《大学(xue)》。
大学之道,在明明(ming)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(you)定,定而后能静(jing)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(er)后能得。物有本(ben)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……如此云云(yun)。
因为,该书是为学龄前孩子设计,所以标有(you)拼音。但第一句,“在亲民”的“亲”赫然标着“qīn”。
搜索我可怜的(de)记忆,难道不是念“xīn”吗?
虽然,简体(ti)字“亲”与“新”差异(yi)很大,但繁体字,二(er)者十分相似。
亲,繁(fan)体字为親“親”和“新”,因为形似,有可能在(zai)抄录中错讹了。所以,“亲”在此句中当作为通假字解。
不放(fang)心之余,我又查阅了网页。发现,居(ju)然也有做“qīn”解(jie)释的。
在于关爱人民。
这是“百度百科(ke)”的译文。不过,注释还算贴心完备——
亲民(min):一说是“新民”,使人弃(qi)旧因新,弃恶扬善。引(yin)导、教化人民之意。
“百度百科”是顺时而动的,它可(ke)以吸收时代的新解。但作为蒙(meng)学读物,“新民”才是最恰当的。
说《大(da)学》,就不能不提史上最强“断章(zhang)取义”的操作。
西汉礼学家戴圣以“礼”为儒家思(si)想的先导,总揽先秦礼制,成书《礼记》(又称小戴礼记》),共二(er)十卷四十九篇。
自汉武(wu)帝“罢黜百家、独尊儒术”后,《礼记》与《易》《诗》《书》《春秋》《乐》“六经(jing)”渐成儒家“必修课”。传至后世,《乐经》散佚,便称“五(wu)经”。
到了宋代,程颐、程颢看了《礼(li)记》的第四十二篇,大(da)为感佩。于是,将其提了出来(lai),以第一句的前两个字(zi)为名,单独成篇,是称《大学》。
后南宋理(li)学大师朱熹做《大学(xue)章句》,于是,便形成了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论语(yu)》《孟子》的“四(si)书”格局。
“四书”的(de)形成,虽然使得儒(ru)家道统的确立最终完成,但其(qi)旨并不深奥难解。故(gu)而,“四书”在古时,只是儒家的入门(men)读物。
《大学》在“四书”的第(di)一位,堪称入门的初级读物(wu)。
朱子曰:“《大学》之书,古之大学所以教人(ren)之法也。”——《大学》这部书,讲的是古(gu)代大学教学的原(yuan)则和方法。
何为“大学”?
“古(gu)者八岁而就外舍,学小蓺焉,履小节焉(yan)。束发而就大学,学大蓺焉,履(lu)大节焉。“《大戴(dai)礼记·保傅》
卢辩注曰:“大学,王(wang)宫之东者。束发,谓成童。”
古时仅有小(xiao)学、大学之分,大学教育在小学教育(yu)之后,在进一步指导学生识文断字(zi)的基础上更重义(yi)理的传授。
所以,“在于使美好的德行发扬光大(da),在于使人弃旧图新,在(zai)于使人极力接近完美的境界”,层层(ceng)递进,说明何为(wei)“大学之道”,逻辑流畅,也适于教化从小学转(zhuan)上大学的学子。
如果念做“亲民(min)”,又会怎么样呢?
大学教育的宗旨,“在com于使美好的德行发(fa)扬光大,在于亲近人民,在于使(shi)人极力接近完美的境界(jie)”。
置于这样的语言环境中,“亲(qin)民”是有些违和的。
“亲近人民”在语(yu)义上,与下文有脱节之嫌,在语法上也有所龃龉:“明明(ming)德”和“止于至(zhi)善”,翻译成现代汉语,有“使动(dong)”之意,就是“使……怎么样”。
国学启蒙,是为了让下一(yi)辈有一个“根文化”的成(cheng)长氛围,使中华(hua)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“活”起来(lai),是中华民族伟(wei)大复兴的题中之义。更审慎和严谨的(de)教育,显得格外重要。
记得幼时背诗,有的同学一(yi)首诗中总有一两处记忆模(mo)糊,出口成错。老师严厉地说“要背就要背正确”!
司马公作《史记(ji)》,有一个重要的原则——宁愿留下历史空白(bai),也不为后人留下错讹的历史记载(zai)。
中华民族优(you)秀传统文化的继承,又何尝(chang)不需要这样严苛(ke)的严谨?
祭如在,祭神如(ru)神在。子曰:“吾不与祭,如不祭。”
——祭祀祖先时,好像祖先真的在面前;祭神的时(shi)候,好像神真的在面前。孔子说:“我(wo)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,祭了就跟不祭一样。”
既然是传统文化的传授,先要置于其(qi)时其境,至于新解(jie),可以作为辅助,沟通古今,令其焕发新面貌。而不(bu)是以今度古,让年(nian)纪尚有的学子认为古人本就是那(na)样理解的。
-end-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(nei)容,快来关注我吧!
(文中所用配图皆来自网络(luo),如有侵权,请(qing)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