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书》:又称四子书,是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的合称。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取(qu)《礼记》中的《中庸》《大学》两篇文章单(dan)独成书,与纪录孔子言行的《论(lun)语》、记录孟轲言行的《孟子(zi)》磨蔽合为“四书”。 四书的作者包(bao)括孔子的弟子及再(zai)传弟子、孔伋、孟子、程子、朱熹等,其编撰时间间隔达(da)一千八百年。宋元以后,《大学(xue)》《中庸》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(ke)举考试必读书,对古代(dai)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它蕴含了儒(ru)家思想的核心内容,是儒学认(ren)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。其在中(zhong)华思想史上产生过(guo)深远的影响。至今读来,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(zhi),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精华。但(dan)《四书》中也存在着(zhe)先人思想的局限性。
《师说》:是(shi)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。这篇文(wen)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。《师说(shuo)》是一篇说明教师(shi)的重要作用、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(yi)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。此文抨击当时“士大夫(fu)之族”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,倡(chang)导从师而学的风气,同时,也是对那(na)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(kai)答复和严正的驳(bo)斥。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(lao)师,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,就不肯虚心学习。文末以孔子言(yan)行作证,申明求师重道是自(zi)古已然的做法,时人实不应背弃(qi)古道。
杂剧:是一(yi)种把歌曲、宾白、舞蹈结合起来的尺(chi)肆中国传统艺术形式。最早(zao)见于唐代,那意思和汉代的“百戏”差(cha)不多,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(za)技等各色节目。“杂”谓杂多,“百”也是形容多;“戏”和“剧”的意(yi)思相仿,但都没有今天“戏(xi)剧”的意思。到了宋代,“杂剧”逐渐(jian)成为一种新表演形(xing)式的专称;这一新形(xing)式也确实称得上“杂(za)”的,包括有歌舞、音乐、调笑(xiao)、杂技,它分为三段:第(di)一段称为“艳段”,表演内容为日常(chang)生活中的熟事,作为正式部分的(de)引子;第二段是主要部分,大(da)概是表演故事、说唱或舞蹈;第(di)三段叫散段,也叫(jiao)杂扮、杂旺、技和,表演滑稽、调笑(xiao),或间有杂技。三段各(ge)一内容,互不连(lian)贯。
台阁体诗陵游轿歌:是指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,文坛上出现(xian)一种所谓“台阁体”诗。台阁主要指(zhi)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,又称为“馆阁”。台阁体是指以当时馆阁(ge)文臣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等(号称“三杨”)为代表的一种文学(xue)创作风格。杨士奇(1365-1444年),名寓,字士(shi)奇,泰和(今江西泰(tai)和县)人,官至华盖殿大学(xue)士。杨荣(1371-1440年),字勉仁,建(jian)安(今属福建)人,官至文渊阁大学士。杨(yang)溥(1372-1446年),字弘济,石首人,官至武英殿(dian)大学士。:“三杨”都(dou)是当时的台阁重臣,故(gu)他们的诗文有“台阁体(ti)”之称。台阁体诗文内容大多比较(jiao)贫乏,多为应制,题赠,应酬而作(zuo),题材常是“颂圣德,歌太平”,艺术上追求平正典雅。
台阁体名(ming)词解释台阁体(ti)是指明朝永乐至成(cheng)化年间,文坛上出(chu)现一种所谓“台阁体”诗。
在文学(xue)史上,台阁体是(shi)明初上层官僚中流(liu)行的一模枝个诗派,永乐、成化年间尤盛。作品的内容(rong)多做腔为歌功颂德和道德伦理,反映了上层官僚的生(sheng)活。在艺术上追(zhui)求雅正,但流于平庸,无(wu)甚积极内容。代表作家有杨(yang)士奇、杨荣、杨溥,号称“明初三杨”,因他们三人都曾(ceng)任内阁大学士,“台阁体”之名亦从他们而来(lai)。
台阁体的特点
在法书领域,台阁(ge)体是一种楷书体。兴起于明代初(chu)年,永乐时最盛。因广泛使(shi)用于馆阁及翰林院的官僚之中,故称“台阁体”。以乌(wu)黑、光洁、方正、圆(yuan)润、大小一律者为(wei)佳作。
台阁体旦胡敏的流行(xing)与当时的皇帝个人所好和科举考试的取(qu)士标准有内在联系(xi),并由此形成一种社会审美趋向(xiang)。最擅长此书体者(zhe)为沈度。
台阁(ge)体、黏式律分别(bie)指什么?台阁体是指明(ming)朝永乐至成化年间,文坛(tan)上出现一种所谓“台阁体”诗。台(tai)阁主要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,又称(cheng)为“馆阁”。台阁体是指以当时馆阁(ge)文臣杨士奇、杨荣、杨(yang)溥等(号称“三杨”)为代表的一种文(wen)学创作风格没森。
黏式律:指律诗的对句(ju)的声调要平仄相对。从诗的(de)形式看,在永明体的基础上,唐人做了(le)两个工作,一是把四声二元化,二是(shi)解决了黏式律的(de)问题,从律句律(lu)联到构成律篇,摆脱永明诗人种种病犯说的束缚,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式约束又留有广(guang)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——律(lu)诗。
扩展资料:
台阁体大体与这样的(de)几种因素相关联:一是密切结合(he)官方意识形态即程朱理学,故表现的(de)思想情感“雅正平和袜察知”,有(you)浓厚的道学气;二是(shi)反映着上层官僚的生活内容,故应制(zhi)、唱和之作数量非常之多;三是与当时(shi)(特别是永乐之后)政治平静、人事结(jie)构稳定的状况相对应,表现出陶然悠然(ran)的满足心态(如钱谦(qian)益《列朝诗集小传》称杨士奇告消的“太平宰相风度”)。
台阁体是指明朝永乐至(zhi)成化年间,当时内(nei)阁与翰林院文臣杨士奇、杨荣(rong)、杨溥等(号称“三杨”)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。台阁体诗(shi)文内容大多比较贫乏,多为应制,题(ti)赠,应酬而作,题材常是(shi)“颂圣德,歌太平”,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。他们要(yao)求文章起到“施政教,适性情”的功(gong)能,内容上要“歌颂(song)圣德,施之诏诰典册以申命(ming)行事”(王直《文敏集·序》),在表(biao)达一己的感情时,要(yao)“适性情之正”,抒写“爱亲(qin)忠君之念,咎己自悼之怀”(杨荣(rong)《省愆集序》)。
参考(kao)资料来源:百度(du)百科-台阁体
名词解释颜(yan)筋柳骨、尙意书法、台(tai)阁体、吴门书派
颜"指颜真卿(qing),"柳"指(zhi)柳公权.中国古代(dai)书法史上著名的楷书四(si)大家:唐代的颜真卿、柳公权(quan)、欧阳洵,元代的(de)赵孟頫。颜、柳占据了其(qi)中一半的席位。“颜筋柳骨”是说他们二人的风格像筋、骨那样挺劲有力而又有所差(cha)异。
尚意是苏轼提出的原则(ze)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(zhong),寄妙理于豪放之外。”自然事物有(you)“有常形”者,有“无常形”枣拍者(zhe)。书法亦然。前人的法书,人人见(jian)之,皆可识其形迹,此如自然事物有(you)“有常形”者,“世之工人”志于学者(zhe),或可曲尽其形,然无“新意”;而前人能自成一家者,书法则各有其面貌,但于不尽的变化(hua)之中必有共同的书法规律(lu),即如自然“无常形(xing)”者而有“常理”,如果后来的书法家能(neng)于“无常形”的众家法书中妙悟(wu)其“常理”,“意”于“道”合,则其(qi)书法“无适而不可(ke)”,自会面目一新而不失“妙理”。这(zhe)种“新意”,本出于(yu)作者对古“法”的把(ba)握之中。如同吴道子绘画贵在能于无穷(qiong)的变化中而不失“自然之(zhi)数”是一个道理。在书法,于(yu)“形”而言,有变化,为前人(ren)之所无,故为“新”;于“意(yi)”而言,源于“古(gu)”,得前人之“法”而独出之。因此,“于法度之中”而“自出新意”,正是苏轼所要提(ti)倡的。
从明朝永乐年(nian)间开始,出现一种所谓“台i阁体”诗(shi)。其倡导人号称“三杨”,即杨士奇(qi)、杨荣、杨溥,都是“台阁重臣(chen)”,故称其诗为“台阁体”。它的(de)出现,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倒退,因为它只追求所谓“雍容典雅(ya)”,全是歌功颂德向皇帝拍马屁的内(nei)容,毫无创新,毫无生气,比宋代的(de)“西昆体”影响更坏(huai)。 约永乐至成化年间(jian)形成的“台阁体”,体现了洪武(wu)朝以后一段长时期里上层官僚的(de)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,并作(zuo)为典范而广泛地影响文坛。其主要人(ren)物是“三杨”: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,他们先后都官至大(da)学士,而同时期大多数高级官僚的创(chuang)作都可以归属这一(yi)流派。其形式以凳(deng)如羡诗歌为主,散(san)文也可以包容在内。
“吴门(men)”,即今苏州之别称。明代中(zhong)叶以来,苏州经(jing)济繁荣,文化发达,形成了以祝(zhu)允明(1460~1526)、文徵(cheng)明(1470~1559)为领袖,以陈淳(1483~1544)、王宠(1494~1533)等为中坚(jian),包括徐有贞(1407~1472)、沈周(1427~1509)、李应祯(1431~1493)、吴宽(1435~1504)等前辈(bei)和文彭(1497~1573)、文嘉(1499~1582)、王(wang)榖祥(1501~1568)、彭年(1505~1566)、许初(?~1573)、橡氏钱榖(1508~1578)、周天球(1514~1595)、陆师道(1517~1580)、王登(1535~1612)等后辈在内的书法(fa)群体。这个被称为“吴门书(shu)派”的群体,颇具实力(li),改变了明初以来低靡单调的书法(fa)审美趣味,成为明代中期书法发展的主(zhu)流,影响达百余年之久。“吴门书派”的出现,并(bing)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,当是苏州经济、文化发展的必然产(chan)物,有着深层次的时代背景(jing)。本文拟就“吴(wu)门书派”的发生、发展、衰(shuai)落等问题,作扼要阐(chan)述,综合考察,分析其成因、书家(jia)成就、书派风格以及发展特点,较为客观地呈现出“吴门书派”的(de)历史轨迹,并展示“吴门(men)书派”的书法史地位。
后七子,唐宋派,台(tai)阁体,竟陵派。名词解释后七子:是一文学(xue)宗派,指李攀、王世贞、徐(xu)中行、梁有誉、宗臣、谢榛、吴国伦(lun)。
唐宋派:唐宋派(pai)是明代嘉靖年间(jian)的一个散文流派,代表人物有王(wang)慎中、唐顺之、茅(mao)坤、归有光。基(ji)本观点是反对以文兆蔽(bi)采取代“道统”,主张“文(wen)道合一”的传统。
台阁体:明朝永乐至成化年(nian)间,文坛上出现(xian)一种所谓“台阁体”诗。台阁主(zhu)要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,又称(cheng)为“馆阁”。台(tai)阁体是指以当时馆(guan)阁族首州文臣杨(yang)士奇、杨荣、杨溥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(chuang)作风格。芹丛
竟陵派:明代后期文学(xue)流派,因为主要(yao)人物钟惺、谭元都是竟陵人,故被(bei)称为竟陵派,主张性灵说,是明末(mo)反对诗文拟古潮流的重要一派。
上述文章内容就(jiu)是对台阁体名词解释和台阁体(ti)名词解释词吧的介绍(shao)到此就结束了,希(xi)望能够帮助到大家;当然如果你还(hai)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请多多关注(zhu)我们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