鸠摩罗什
为什么有高僧在荼毗(火化)时,舌头竟然烧不掉?
这事先从俗人的舌头说起。那种特别会说话的人,或者很懂讲话艺术的人,现在我们一般都不客气地称之为“大忽悠”,也不含有什么贬义。中国人较为含蓄,认同沉默是金,忽悠得再好,也是次等——银货。
我觉得,历史上忽悠得最好的人非苏秦莫属,“以三寸之舌为帝王师”,合纵术推广得很到位,他身佩六国相印,有实权,应该说要比联合国的秘书长还有牛一点点。
还有一个妙趣横生的词叫“咳唾成珠”,是极尽说话或写文章之能事,让人有一种美妙的享受吗?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子不见夫唾者乎?喷则大者如珠,小者如雾。”这似乎是这个词的起源,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这个“喷”字,竟然有这么远古的出处。在运城一带,丈夫在门口吹大牛说刚吃了羊肉胡卜,老婆过来:“别喷啦!缸里都没面啦,明天喝西北风?”
总之,“喷”得再好,就算“咳唾随风生珠玉”也不能叫“舌绽莲花”,在我的意识深处,舌绽莲花才是语言最高境界,“莲花”是圣洁的,而纵横家翻手为云,覆手为雨,玩的是些权谋术,所谋的是个人之利、帝王之功,再次也许才是百姓福祉。
莲花与佛家渊源甚深。净土宗亦称“莲情降能和别的异性同房宗”。密宗教义认为:“莲花代表佛陀的舌头。佛以广长舌说一切法,令众生都能因此知道佛教义理,是为“舌灿莲花”(与舌绽莲花同义)。莲花清净,出污泥而不染,故又表徵出世间法。”
在《晋书·艺术传·佛图澄》里记载:后赵国主石勒在襄国(今邢台)召见佛图澄,想试验他的道行。佛图澄即取来钵盂,盛满水,烧香持咒,不多久,钵中竟生出青莲花,光色曜日。
这叫“钵绽莲花”,这朵青莲花表徵无上高深的佛法。我们只能望而兴叹,对“舌绽莲花”也只有高山仰止。但是作为像一粒微尘一样的生命,让自己的声音动听起来,也许是可行的,尤其是主持人或者唱歌的人。这里有一个观想的法门,还真不像那种专门治痒的“挠挠”之类,您姑妄听之:
练声时可以观想舌头上有一朵莲花,莲花上面有一只最会叫的鸟——迦陵频伽鸟,你的声音是迦陵频伽鸟唱出来的,如此一直观想,声音就会越来越好听。
“迦陵频伽”是佛教中的一种神鸟。《慧苑音义》云:“此云妙音鸟,此鸟本出雪山,在壳中即能鸣,其音和雅,听者无厌。”
是真的吗?实践出真知。我想,纵不能舌绽莲花,但总不至于舌绽溃疡,或许对公鸭嗓破锣嗓之类有特效,呵。
前面说到佛图澄的“钵绽莲花”,那到底有没有真正“舌绽莲花”的实例可证呢?墓地情降和血祭情降
鸠摩罗什寺
鸠摩罗什是一位高僧,大翻译家,中国佛教史四大翻译师之首。他最后在长安圆寂,寂前他说:“今于众前,发诚实誓:若所传无谬者,当使焚身之后,舌不燋烂。”后秦主姚兴在逍遥园为他举行了毗荼仪式,以火焚尸,烟销骨碎,但是他柔软的舌头却没有被烧毁,烧成了舍利。
这份功力应当与“舌绽莲花”同臻化境 。